短期國債的波動率處於偏高水平 |
文章来源:劉藝涵 发布时间:2025-07-04 21:23:30 |
1、市場情況 今天債券收益率總體調整。雖然今天資金寬鬆了,2年國債短券經曆了早盤的下行後,又再度上行,收盤時240019相較於昨天小幅上行0.25BP,240024下行1.6BP。30年長債收益率上行0.7BP。 但今天國債期貨表現中,TS最弱,TL依然很強,僅在尾盤跳水,最後微跌0.2%。 全天市場的熱點其實還是在權益市場。近期權益總體表現還可以的。受deepseek主題的帶動,上周下半周上證指數突破了壓力位。今天尾盤又一波拉漲,上證50在尾盤中表現比較突出,連茅台都出現了不小的漲幅。尾盤權益異動,可能受到萬科消息的帶動。 TL全天基本在上漲,尾盤國債期貨跳水,可能也是受到了權益市場的帶動。 2、買短債成為了風險偏好高的標誌 今天和朋友討論市場,覺得很諷刺的一件事是,買短債成了風險偏好高的標誌。 2025年以來,2年期國債上行幅度接近15BP,但30年卻下行了10BP,呈現了兩個極端。央行和市場的博弈,結果如此。。。 ![]() 所以,到最後,買了短債的人,反而成為了市場風險偏好最高的人,因為長債的波動遠遠小於短債,今年以來,短債虧損也最大。 我們都知道,美債收益率波動很大,動輒幾十BP的波動。但是,我們去比較美國國債收益率與中國國債收益率的波動率,會發現,美國2年國債收益率的波動率與10年國債收益率的波動率比值還是相對穩定的,我們的上下波動卻很大,近期比值達到了2.5,美國大概1附近。這可能意味著,我們國債的收益率曲線長短端的傳導效率明顯偏低,短端收益率的波動明顯偏大。 ![]() 從這個角度來看,2年國債收益率的波動率過高應該是不持續的,與10年的波動相比也顯得過高。未來應該能看到2年國債收益率的波動向下收斂。這種收斂有兩種可能性,一種是維持當前高收益率的收斂,還有一種是收益率回落後的收斂。 如果是第一種情況,那麽10年的收益率應該會在當前水平上行。如果是第二種情況,那麽當前2年的收益率是不可持續的,這就需要等待貨幣政策重回適度寬鬆狀態。 從2年國債收益率的波動率也可以看出,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不代表貨幣政策不會在某個階段出現適度偏緊。而且,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針對的是實體經濟融資的可獲得性,而不是債券市場的資金鬆緊。 ![]() 無論如何,買短債成為了高風險投資、買長債成為配置型行為,也是一種市場畸形。 3、又到了收益率抉擇的關鍵點了 現在的收益率曲線極度平坦化,2年1.3附近,10年1.6附近,很難想象要是2年要是上升到1.4的水平,10年還維持在1.6附近。 之前一直覺得短期內貨幣政策不會很鬆,因為當前的貨幣政策是符合央行調控需求的。當時也覺得,如果1個月回購利率維持在1.8市場不調整,那兩個月呢?2個月了,長債沒調整,還漲了。如果資金利率維持3個月,就不知道長債會怎樣,讀者們自己去想了。。。因為,這個市場已經顛覆了債券的投資邏輯了。過去,債券市場的短期走勢還是要取決於短期的經濟因素以及貨幣政策情況,現在,債券市場看的都是超長期因素,似乎大家都覺得自己對未來很多年的經濟預測都是對的。過去的投資人員被後浪排在了沙灘上。 很快要進入兩會了。從時間節點上,應該要分開來,兩會前及兩會後。 兩會前,出於各種需要,資金應該會寬鬆一些。但是,從過去兩個月的走勢來看,資金已經不重要了嘛。所以長債的走勢不知道在當前位置會不會突破。 兩會後,財政政策估計應該有相對確定的消息了,可能會對市場有衝擊。那個時候,貨幣政策可能會更加有底氣,萬一不是3個月,而是更長時間的將資金利率維持在相對偏高水平呢?即使不是1.8,1.6的隔夜對於目前收益率都是偏高的。 所以,分水嶺可能還是要在兩會後,兩會前大家還是會有期待的。 從更長的周期來看,貨幣政策會不會有意將短期資金利率維持在一個相對偏高的水平,用以調節整個宏觀金融流動性的投放方式以及整體貨幣的創造方式? 我感覺如果從監管的目的來看,比如去通道、去貨幣空轉這些角度來看,是有這個可能性的,去改變當前銀行表內與表外的資金流動工方式。感興趣可以再隨便聊一下這個話題,因為這隻是隨意的猜想而已。 還是那個觀點吧。目前長債的性價比很低。當然,性價比低,隻是覺得意義不大。雖然最近市場確實是漲了,但市場的風險並沒有因為收益率下行而變小。即使錯過收益,也不代表投資上就是錯誤,因為投資永遠是風險收益的衡量,投資都是建立在風險控製基礎上的資產配置,而不是簡單的上漲下跌、市場賭對了或者賭錯了。 如果真要拍方向,我也很難拍,因為市場的狀態目前就是易下難上。就是說,你去看多,你的勝率會高,但是,賠率卻不一定高。 (轉自:債文新說) |
相关资料 |